老大爷的话,让好事者绿漪那颗熊熊燃烧的正义之心,顿时就按捺不住了。
她腾的一下站了起来,义薄云天的对老大爷说:“这施粥的人也太过分了!我们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!”
老大爷没想到,这一群人里,说得上话的竟然是个吃的满嘴都是糖的小丫头。
但他却没有绿漪想象中的感激涕零,而是有些尴尬的说:“这件事儿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,反正我听他们都那么说。”
红裳相比起来就冷静许多,她听到老大爷说的话,开口询问道:“听您如此说,想来并没有喝过那粥?”
老大爷的目光便有些躲闪:“我的冰糖葫芦还卖得出去。家中也有些存粮,倒不至于去喝粥,但是我邻居曾经领了一碗回来,我也是亲眼得见。”
说着他没有再久留的意思,拿起自己的冰糖葫芦,站起身就朝城南走了。
绿漪没有注意他的去向,还在原地愤愤不平。
宁心今天兴致倒好,尤其见到此时拨云见日,太阳暖暖地洒在众人身上。
凉州到底环境要比京城好上许多,按照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远离政治经济中心,空气都清新了十分。
宁心看了一眼绿漪,笑道:“既然你如此愤愤不平,不如我们就去那粥摊上看上一看?”
绿漪高兴极了,还以为宁心要给她出气,蹦蹦跳跳的就往前去了。
红裳在旁边看得直叹气,她自然看到了宁心方才看那位老大爷眼中一闪而过的不善眼神,也看到了在说起要带着绿漪去看粥摊的时候,那一丝狡黠的笑意。
但既然宁心心情好,索性路上耽搁一日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红裳便扶着宁心往前走,虽然知道有护卫跟着,但是云铃一刻也不敢松懈。
她离宁心最近,但此时宁心身旁有红裳绿漪在侧,她就不好再凑上去,便稍稍拉开了一点距离,一刻不肯松懈的跟在后面。
同样被落在后面的还有林禾之。
他见此时自己和云铃站在一起,心中偷笑,故意靠近道:“云铃姑娘,你看凉州这天气挺好的哈?”
云铃瞥了他一眼,林禾之也觉得自己没话找话找的有点没水平了,讪讪地不说话了,但心中也有些抱怨,他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夫,遇到了一个喜欢的姑娘,哪知道要如何追求人家?
若是宁心听到他心中这番腹诽,肯定要高谈阔论的和他传授一下泡妞十八计。
宁心没吃过猪肉,但是她见过猪跑啊。
韩剧里面那些男主,泡妞技术都是炉火纯青。
一撩一个准让屏幕前的你满心都是粉红泡泡,难道真的只是因为有钱吗?人家还是有点道行的,不过林禾之自然没有这些技能点,他只会挠着头看着云铃傻笑。
不一时,众人就到了老大爷口中施粥的地方,远远看去已经有人稀稀落落的在排队了,但是还没开始施粥。
再往后看,原来摊位的后面是一个简易的粥棚,棚里面一些家丁模样打扮的人,正站在几口大锅前面用勺搅动着锅中的粥。
他们装作外来游玩的人,不经意的往那锅中扫了一眼,果然,只见那些米粒都已经泛黄,还有一些看上去分不清是沙石还是树枝的物体。
按理说,这么多口大锅放在一起煮粥,应该能闻到食物香味的,但是他们闻到的只是一些陈腐的气味。
绿漪就有些不高兴了,心中已经把那老大爷的话信了七七八八,也把老大爷说到最后时,面色有些不对的事情,忘到了九霄云外。
她刚想发作,却被红裳拦住了,红裳看了她一眼,又看了宁心一眼。
只见宁心一脸兴致勃勃,根本就没有任何不高兴的神情,绿漪再迟钝也反应过来,这件事情和自己想象的可能不大一样。
她有些想问,却见宁心双目直直的盯着粥摊,一时也不好出言打断。
过了一会儿,附近的雾气慢慢散去,太阳高照,空气中干冷的寒意被驱散了,行人也慢慢的多了起来。
粥摊前面这时才排了长长的队,个个都是衣衫褴褛,面色枯黄,但是望向粥棚的时候,眼神又有些复杂。
绿漪实在忍不住,随手抓了路过的一个女人,开口问道:“这位大姐,你也是来领粥的吗?”
被她拉住的那个女人,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。
衣服虽然破旧,但是洗得干净发白。穿在她身上有些大,料子倒不错,只是已经放了许久的样子。
那位大姐听人叫忙站住了,然后回答道:“没错。去年收成实在是不好,而我们又每家都必须要交十石粮食。去年一亩地能收三石,统共五亩地,一家五口人,已经没什么吃的了。每天就指着张大人这粥棚过活。你看,你看我这衣服,还是张大人家前两天分发旧衣服的时候领到的。”
绿漪便问道:“我听说那粥里啊,掺有砂石呢。”
大姐的脸色就古怪了一下,然后对绿漪说:“你这丫头怕是没吃过苦,砂石算什么,总比我们去真的野外挖草根吃土强。”
她看了一下绿漪一行人,发现众人气质不凡,虽然打扮的很低调,但是衣料都是好的。
大姐陪着笑:“贵人松开手吧,我去晚了恐怕就领不到了。”
绿漪松开她,便有些不高兴,宁心兴致勃勃的问她怎么了,有何感想?
仿佛是一个期待着学生给出错误答案,然后好好的批评一番,再将正确答案劈头盖脸告诉他的老师似的。
绿漪一心沉浸在刚才那位大姐说的话中,并没有发现宁心的坏心思。
绿漪有些沮丧的说:“明明是搀了砂石的时候,为什么这些人还对那位张大人感恩戴德的?”
宁心道:“你没听他们说吗?若不是这掺了砂石的粥,说不得他们吃的就是草根树皮和真的土了。”
绿漪皱着眉头,一时也想不到好的说辞,急的脸都红了。
“可是,可是那张大人既然要做善人,为何不做彻底一些,直接将好的米拿出来熬粥赠予大家不行吗?”
宁心叹了口气,她扫视众人,目光落到红裳身上,开口询问道:“红裳,你知道这个中关节吗?”
红裳摇了摇头,她说:“虽然明白张大人是个好人,但是也对砂石这件事情不甚了解,据奴婢浅薄的知识,也知道粮食打出来是干净的,就算有些杂物也不会有这么多沙石树枝,定然是后面加进去的,只是不知张大人此举是何意?”
宁心叹了口气,这件事情她原本也是和绿漪一样的想法,但是在她那个年代有个电视剧叫《铁齿铜牙纪晓岚》,她看完和珅的做法,才知道这其中的关节。
“施粥啊,是个大学问。虽然积德行善是好事,但是你要面对的不只是困难,还有人性,如果是粥用的全是好米好粮,那么就会有很多原本家中并不缺这口的人来领,真正需要的人得到的东西就会少很多,因此哪怕是好衣服也要洗旧了,哪怕是好米也要加上砂石,这样才能够分到真正的需要它的人手中。”
才能让没了它们就活不下去的那些人能够活下去。
宁心感叹着说出这番话,心中也沉重了起来,吩咐云铃拿出一百两银子来去给这位张大人送去:“就说是我的一点心意。”
她当然知道,张大人并不缺这些钱。
只是路过此地,看到人世艰难,她只是做一点什么,让自己心中舒服一些。
云铃便领命去了,绿漪显然还没明白宁心方才说的那番话,此时正皱着眉头苦思冥想。
主仆几人这边说得兴致勃勃,并没有注意到,不远的地方也有一位看上去是官宦家眷的女子。听完这番话,用和此地口音并不相同的口音对丫头说:“只是不知这位女子是哪家的夫人,竟有这般见识。说不得和我们家老爷有志气相投的机缘。”
云铃很快就回转了来,银子已经送了出去,但是手中却拿着一卷宣纸。
“张夫人亲自见了我,我也将娘娘的那番话转告给了张夫人。张夫人原本不收银子的,听完那些话将银子收了下来,然后将这卷宣纸给娘娘。”
宁心看着这卷宣纸,却没有参透张夫人是何意,也就先让云铃收起来。
见了这一遭人间现实,逛街的兴致已经去了七七八八,便带着众人回到了驿站。
原本想歇一晚,第二日下午再从容启程,却没想到晚间的一个意外,将他们的计划全盘打破。
下载花溪小说APP可以领取免费花瓣(๑•̀ㅂ•́)و✧
目录
加书架
打赏
送月票
设置
详情页
1
张月票
2
张月票
3
张月票
4
张月票
10
张月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