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德手握长剑,亦步亦趋的跟在石淳如身后:“放心吧,我都已经准备好了,兵马未动、粮草先行,先头队伍早就出发了,三日后我就能将一切安排妥当,届时我们就可以出发了。”
三日后的出征仪式解弘嘉没有出现。
出征大典上,服侍解弘嘉的祁公公慌慌张张地跑到石淳如身边:“娘娘,大王昨晚喝了些酒,今早奴才怎么叫也叫不醒,如今大王还睡着呢。”
将士出征的祭祀大典,解弘嘉就这样将文武百官在广场上晾了两个时辰。
“既然大王不来,那我们就出发吧。”
石淳如转身上马,动作干净利落,一身红色猎装在队伍中鲜艳醒目。
军队缓缓出动,文武百官也陆续离场,身为楚王的解弘嘉却始终没有出现。
边关的情况远比线报上描述的严重,守卫涞岱关的军队物资匮乏到开始吃树皮的地步。
石淳如的到来无异于雪中送炭,涞岱关的宰太尉看到石淳如到来激动地老泪纵横。
“娘娘亲自到边关来,臣等惶恐。”
如今南楚,给能有宰太尉这样的忠贞将领实属不易,石淳如亲自搀扶起跪在地上的宰太尉:“边关战乱不断,百姓流离失所,战士们英勇抗敌,我怎能在楚宫中安富尊荣,况且家父时常教导,越是身处高位,越要对天下百姓负责。”
宰太尉和石淳如的父亲是好友,想起这个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挚友,宰太尉不免又是一阵感伤。
“你父亲一声英勇无敌,如今你也是正义凛然,你父亲在天之灵,看到你如此,定然会无比欣慰。”
石淳如没有回答,她想,这样的南楚,父亲一定不想看到吧。
宰太尉平复了一下情绪开始跟石淳如汇报前线的情况,原来在他们到达的前两日,匈奴突然撤了兵。
“根据我军的探子来报,匈奴草原发生了蝗灾,粮草供应不足,于是便撤兵了。”
石淳如心中既欣喜又失落,欣喜的是边关战情终于可以缓一缓,失落的是错过了报仇的机会,下一次,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。
“那就好,这样的话战士们也可以缓一缓。”
“娘娘您车马劳顿,想已经十分乏累,臣早就命人打扫好了庭院,娘娘可移驾前去歇息。”
听说石淳如要来,宰太尉早早就命人打扫好了庭院,院子虽不大,却十分干净。
四月,边关的桃花盛开,艳丽动人。
夜晚,明月高悬、清风拂面。
游德在庭院中舞剑,一招一式,虎虎生风,连院中桃树的花瓣也因此簌簌坠落。
石淳如坐在院子的石阶上看他舞剑,脱去了繁复锦簇的宫装,此时的石淳如穿了一件普通的素裙,看起来分外清丽。
游德收剑,看着剑刃在月光下散发出冰冷的光芒,不甘心道:“匈奴就这样撤兵了,我还想试试这新铸的幽剑呢。”
“匈奴人向来诡计多端,我们万不可以掉以轻心。”
游德将剑收到身后:“那是自然,只是如今我们将郓装左卫军调离都城,都城守卫薄弱,若是有别国趁机攻入,势必不能防守,目前涞岱关匈奴暂退,我们是否要赶快回都城,以防不测。”
石淳如一手托腮沉思道:“如今的南楚就像病弱的羔羊,不论是老虎还是狮子都想来分一口,都城和边关要兼顾,只是兵力不足。”
“如今之计只能分一部分兵力回都城,若是别国来犯,也能抵御一段时间,我们也有时间赶回去。”
石淳如看着院中的桃树有些心不在焉:“如今也只能这样做了。”
“那三日后,待兵马修整好,你就带一部分人先回都城。”
“不,”石淳如想都没想,便拒绝了游德的提议,“你带兵先回都城,我留在这里。”
“你一个女子怎能留在这里,”游德皱眉一副急切的样子,“边关时常风餐露宿,不比都城。”
石淳如不能回去,若是回去了,就错过了最后一丝报仇的机会,下一次再有这样的机会,不知要到什么时候。
看到游德关切的眼神,石淳如拍拍他的肩膀:“好了,你放心,我不会有事的,我不怕吃苦,只是我就在这里还有事,不能回去。”
“什么事?”游德追问。
石淳如自是不能告诉他真相,于是敷衍道“自然是一些重要的事,你就不要问了,问了你也不懂。”
三日后游德带领五万郓装左卫军赶回都城,石淳如留在边关防止匈奴再度入侵。
目录
加书架
打赏
送月票
设置
详情页
1
张月票
2
张月票
3
张月票
4
张月票
10
张月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