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吉仁波切摇了摇头:“不是不让你们进去,只是我想你们白天进去,也不会有什么结果。”
马和还是皱着眉头看着德吉仁波切。
德吉仁波切笑了笑,对几个人挥了挥手,几个人都坐了下来。德吉仁波切也坐到一个卡垫上,才说道:“其实昨晚上回去了,我一直没睡。开始我很担心自己沾染上鬼气,因为鬼气是无所不在的。即使是活佛沾染了鬼气,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。”
听到这里,李建暗笑这个德吉仁波切真是胆子小。只是忍着没有笑出来,马和看了看李健,知道李健在想什么。对着李健瞪了瞪眼睛,李健这才正襟危坐,认真听着。
德吉仁波切没有注意到李健的反应,继续说道:“我回去,就一直在念经,和各种驱鬼的咒语。后来又拿出了丹增活佛留下的大转经筒,念经。可是念到后来,我突然有所感悟,也许是丹增活佛的智慧,通过转经筒传递给我了吧。因为这个转经筒是丹增活佛一直用的。我想到了那个业镜和月亮有关系。”
说到这里,几个人更加奇怪了。扎西追问道:“业镜和月亮,有关系?那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呢?”
德吉仁波切并不着急说明,而是喝了一口酥油茶。才慢悠悠地说道:“世人皆知月之光华,却罕有人知月中之意,乃是先天法象之规绳也。月至三十日,阳魂之金散尽,阴魄之水盈轮,故纯黑而无光。乃曰‘晦’。此时与日相交,在晦朔两日之间,感阳光而有孕。至初三日,一阳现,初八日二阳生,魄中魂半,其平如绳,故曰‘上弦’。至十五三阳备足是以团圆,故曰‘望’。至十六日一阴生,二十二日二阴生,此时魂中魄半,其平如绳,故曰‘下弦’。而至三十日三阴备足,亦当晦。”
李健听得一头雾水,叫道:“德吉仁波切,你在说什么?”
马和摇了摇头,说道:“这是对于月亮的描述,在中国古代,修行者对于月亮和人的修行和宇宙的关系的一种阐述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弦月,下弦月的描述。昨晚应该是十六之后正是一阴生。阴气极重的时候。所以才会有那样的现象。您说的是这一个意思吗?德吉仁波切!”
德吉仁波切笑着点了点头: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,我想你们就是白天进去了,也看不到什么。所以我说,你们还是别去了。而且,所谓月亮,也就是太阴。它本身就代表着阴。又因为它是反射着太阳的光辉,所以它是一面最大的镜子,故此在我们藏传佛教中,月亮也就是业镜,一面最大的业镜。这一面业镜,和那洞中的业镜是相对的,所以月亮对于业镜是有作用的。”
几个人这才明白原委,缓缓的点着头。
德吉仁波切看了看几个人。给每个人的碗中添满了酥油茶:“你们都是好人,都是虔诚的人。我们应该更好的招待你们,可是这里的人的思想……哎!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。委屈你们了。”
听到德吉仁波切这样说,几个人的心中都有些不好受。马和激动地说道:“德吉仁波切,有你的支持就够了。我们明白,不会再给您添麻烦了。今晚上,我们去过洞中,明天一早就走。”
德吉仁波切点了点头,深情地说道:“丹增活佛是一个大智慧的活佛。我想他一定会把九转灵童带走的,他不会把九转灵童和这个佛龛放在一起。我看你们还要继续寻找。我也希望你们可以找到,不管怎么说那是我们的宝贝,我们的圣物啊!”
几个人都点了点头,马和问道:“德吉仁波切,丹增活佛当年离开了寺庙,去了哪里呢?”
德吉仁波切摇了摇头:“那时候,我还很小,而且也没有到这里来。我并没有亲眼见过丹增活佛。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!不过我想一丹增活佛的智慧,一定会留下线索。而且我也想过,丹增活佛也有可能进雪山,据说在山中有一个非常隐蔽的灵秘洞。我想丹增活佛也有可能去那个洞中。”
扎西说道:“那个洞在哪个雪山?”
德吉仁波切摇了摇头:“我也说不清楚,只是知道距离我们的寺庙不是很远。骑马只需要两天。现在开车,我看也就半天的时间吧。”
几个人对视了一眼,马和心中也在画弧,看了看李健。
李健会意,对德吉仁波切问到:“德吉仁波切,你真的不能找到那个灵秘洞的具体地址吗?”
德吉仁波切想了想,说道:“我可以试一试,翻看一下寺内留下的资料,也许可以找到。因为那个洞是历代活佛修炼的地方,只有在那里修炼,才会得到真正的秘法。其实我也想去那里面修行,可是我知道自己的资格还不够,所以我特意的回避这个地方。我怕我会自己找去。”
李健嘿嘿的笑了笑:“去就是了,管那么多。是修炼吗!又不是什么坏事。”
扎西白了李健一眼:“不要乱说话,灵密洞中的修行怎么是可以随便去的呢。如果修行不够,持力不够,会出问题的。”
德吉仁波切笑了笑:“不知者不怪,我想我应该可以找到,要是没有什么进展,你们就去那里看看吧!”
说着德吉仁波切站了起来,走了出去。
看着德吉仁波切走了出去,李健摇了摇头:“这个德吉仁波切胆子太小了。真是……”
马和却说到:“我看他的胆子不小,在这里,能和我们在一起,还敢进入到被传为是地狱之门的地方,他的胆子怎么会小呢?只不过是工作方法而已吧。”
扎西也同意马和的说法:“我也觉得德吉仁波切有着大智慧。很是值得我们尊敬的。”
李健嘿嘿的笑了笑:“是,值得我们尊重。不过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?”
马和耸了耸肩膀:“喝茶,解迷!”
马和盘腿坐在卡垫上,说道:“那藏纸上的三首诗,已经大概算是印证了两首,只是第三首有点问题。”
扎西把那张藏纸又拿了出来,放在了茶几上。大家都看着第三首诗。“我问佛: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?佛曰:佛是过来人,人是未来佛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:佛,菩萨,声闻,缘觉,天,阿修罗,人,畜生,饿鬼,地狱;天,阿修罗,人,畜生,饿鬼,地狱.为六道众生;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,从中体验痛苦。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,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,才能得到永生。凤凰,涅盘。佛曰,人生有八苦:生,老,病,死,爱别离,怨长久,求不得,放不下。佛曰:命由己造,相由心生,世间万物皆是化相,心不动,万物皆不动,心不变,万物皆不变。佛曰:坐亦禅,行亦禅,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,春来花自青,秋至叶飘零,无穷般若心自在,语默动静体自然。佛说:万法皆生,皆系缘份,偶然的相遇,暮然的回首,注定彼此的一生,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。缘起即灭,缘生已空。我也曾如你般天真。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:‘勘破、放下、自在。’的确,一个人必须要放下,才能得到自在。”
车田千代说道:“这首诗,写到了六道,又说到了八苦,之后有写到了缘分,最后是悟道的三个阶段。这些都是佛家最基本的东西。这里面看不出有什么特别。不像前两诗,有很明显的指向性。”
马和点了点头:“不错,前两首诗,有些简单。可是这首诗有点复杂。这是他再问佛。可是问佛之地会在哪里呢?”
扎西说道:“自然是佛前,烧了香,就是和神佛建立了联系,建立了联系,才有机会问佛。”
马和点了点头:“那么在这里那里是佛前呢?”
扎西想了想说道:“那就是大殿了,难道在哪里?”
李健摇了摇头:“会不会有点太牵强了。”
车田千代也说道:“是啊!这样的隐喻这首诗中似乎很多。也可以理解为,要经历很多的苦难,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。而最终可以的到得方法,却是堪破,放下,自在。”
马和皱着眉头看着那张藏纸,缓缓的点了点头,突然说道:“千代子,你说这是一首诗的一部分,可以把这首诗补全吗?”
车田千代点了点头,从口袋中拿出纸笔,写下了整首诗
目录
加书架
打赏
送月票
设置
详情页
1
张月票
2
张月票
3
张月票
4
张月票
10
张月票